领跑国际合作!中国稻种洒遍全球
近年来,我国通过对外合作交流,不仅使杂交水稻技术“走出去”,种企也逐渐“走出去”,通过实打实的行动,提高全球粮食自主生产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使各地农民收入切实增加。
2017年,我国杂交稻种子出口量达到16310吨,隆平高科等数十家种企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公司,国外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700多万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2吨左右。
隆平高科在菲律宾的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一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
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科学家于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并于1976年成功应用于大面积水稻生产。
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科研成果转让给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首先在印度、越南等水稻生产大国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印、越两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为继中国之后在生产上大面积成功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为促进杂交水稻在国外的发展,袁隆平院士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并派遣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0多名专家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技术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
为促使杂交水稻在美洲发展,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于1994年开始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袁隆平院士作为该公司顾问,多次赴美亲临指导,还常年派专家前往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
我国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也有密切合作。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专家和基本遗传材料的帮助下,IRRI于1989年育成了第一批杂交水稻亲本和杂交水稻品种,并向亚洲水稻主产国实施了技术和材料转移,帮助他们发展杂交水稻。IRRI育成的一些新品种中,特别是有抗病和耐寒性基因的,大都来自中国的种质资源。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IRRI自2001年开始合作,至今已18年,在水稻低碳栽培领域开展的长期的、卓有成效的合作,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年,水稻国际合作研究阳江试验站成立,是IRRI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的首个水稻试验站。
国内外专家参观广东高要市波西村示范片
为了助力全球培育更多绿色、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新品种,2011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华大基因共同启动“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3K Rice Project),拉开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分析的序幕。2014年5月,3000份水稻基因组测序数据于“世界饥饿日”公开发布于NCBI、DDBJ、GigaScience、阿里云等数据库,与全球共享。
2017年,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智计划”工作站揭牌,搭建与海外华人科技团体和海外科技人才的联系和交流平台,开展智力和技术引进,助推水稻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智计划”工作站揭牌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亚洲水稻主产国陆续成功地将杂交水稻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目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已达700多万公顷,种植面积最大的印度有近300万公顷,其他主要种植国家有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斯里兰卡、伊朗、美国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杂交稻种子出口贸易稳步发展。
2002年杂交稻种子出口量增至6500吨,2017年出口量达到16310吨,是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农作物种子,主要出口国是巴基斯坦、越南、 菲律宾、印尼和孟加拉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中种集团、湖北省种子集团、神农基因、丰乐种业、大北农、农发种业等数十家企业常年开展杂交稻种子国际业务。2018年上半年,荃银高科实现杂交水稻种子出口2357吨,同比增长65.21%。
湖北省种子集团在孟加拉的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除种子国际贸易外,我国的水稻种子企业陆续开始直接在海外投资设立种子公司。全国有数十家种子企业在东南亚等地设立公司从事水稻种子生产经营。部分企业也逐步在孟加拉等地建立制种基地、设立研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合作。
隆平高科自2006年以来,陆续在菲律宾、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等重要海外市场开展杂交水稻研发和市场布局,同时,积极承担国家援外培训和技术合作项目,为杂交水稻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外交和产业拓展基础。至今,已为亚非拉6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5000余名农业技术人才,为杂交水稻的国际化推广奠定了很好的社会基础。最近几年,在菲律宾、印度等国陆续培育出一批具有市场推广能力的优良品种。
湖北省种子集团在孟加拉、巴基斯坦、缅甸、秘鲁、厄瓜多尔、印度等国合作建立了国际种子试验基地,曾占孟加拉国杂交水稻市场份额的50%,截至2019年1月,国外审定的品种巳达8个。
中化集团除了跟东南亚一些适宜种植杂交水稻的区域开展了大量品种测试以外,于2016年在孟加拉也建立了海外水稻品种筛选测试的研发中心,研制的杂交水稻品种在当地试种表现不俗。
中国一直积极推进水稻领域的国际发展与合作。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计划,通过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以保障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盖茨基金会“绿色超级稻项目”,在亚洲和非洲15个目标国家推广超级稻,是我国历史上重大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着力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杂交水稻在印度、印尼、越南和美国等各国种植后,均实现增产20%至40%。
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80%以上的人口依赖农业,其本国稻米产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中国杂交稻每公顷十吨的产量,引起了当地的轰动。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拉乔纳里马曼皮亚尼纳亲自来到试验田考察,并表示要在全国推广中国的杂交稻。
莫桑比克有大量可耕地,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每年面临较大粮食缺口。莫桑比克测试了从中国进口的水稻品种,并筛选出了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是当地水稻品种平均产量的两倍。目前,中莫合作重点项目之一,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也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水稻项目,规划形成10万公顷的种植规模。据中非发展基金派驻项目的董事兼财务总监关伟介绍,在2017-2018种植季,项目完成水稻种植约2200公顷。
在国际合作框架下,每天,无数中国水稻专家往返于中外之间,助力全球粮食增产。
如今,中国杂交水稻在国际上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数十个国家得到大范围推广,全年种植面积约700多万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2吨左右。
参考资料:
刘少华. 一粒中国米的世界之旅[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8-13(2).
林远. 中国农业发展合作项目助力非洲粮食增产[N].新华社,2018-10-29
于林涛. 发力农业国际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N].北京周报,2018-8-22
吕小明. 借力“一带一路”推进我国杂交稻种业国际化发展[J]. 中国种业, 2018, No.279(06):7-9.
廖伏明, 罗闫良, 万宜珍. 杂交水稻国际推广的现状与策略[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2):178-183.
谢放鸣, 彭少兵. 杂交水稻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 科学通报, 2016(35):136-146.
报名信息
◆
大会实行注册制,注册可以通过以下3种途径:
(1)前往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官方网站:http://www.gjsdlt.com,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网,在下载中心下载并填写参会回执,回执请用Email发送至大会公共邮箱gjsdlt2017@163.com;
(2)大会组委会指定的手机移动端微信二维码扫描后注册,即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通道,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组委会工作人员会尽快与你联系并确认参会信息。
丨费用
大会注册费用18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丨汇款信息
开户名称:广东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农业银行广州五羊新城支行
账 号:4403 0401 0400 03323
- END -
记者丨叶凤林综合整理
编辑丨叶凤林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